(相關資料圖)
揚子晚報網4月27日訊(通訊員 陳燕 劉滿生 記者 萬凌云) “成績不突出、業績不突出,椎間盤突出?”這則坊間流行的“段子”雖然逗樂,但真正椎間盤突出的人,一旦疼起來會覺得“生不如死”。鎮江60歲徐先生就被頸肩部疼痛折磨了10年,發病時自覺“天旋地轉”,在家人的攙扶下才能行走。
徐先生健步如飛
27日,鎮江三五九醫院介紹,徐先生慕名來到該院骨科,隨即專家團隊為他實施了1厘米微創手術。短短5天后,徐先生踏著輕松的步伐,自己走著出院回家了!
徐先生常年從事修理、開出租車工作。十年前,出現了左側頸肩部疼痛癥狀。起初并沒在意,以為是落枕;疼痛加重時就吃些止痛藥,臥床休息幾天。隨著年齡的增長,徐先生左側頸肩部疼痛及左上肢放射性劇烈疼痛癥狀越來越嚴重,在當地診所和醫院反復針灸、理療,一直沒有根治。
院方告訴記者,6個月前,徐先生的左肩膀連著左上肢又痛又麻,晚上疼得沒法入睡。甚至出現雙手握力下降,走路不穩,有時手指麻木疼痛時握不住筷子。經鄰居介紹,徐先生和家人慕名來到鎮江三五九醫院骨科就診。骨科王錚副主任醫師接診后,結合查體和影像學明確診為頸椎間盤突出、神經根型頸椎病。
“這是神經根型頸椎病,目前頸5-6節段椎間盤突出巨大,擠壓左側頸椎神經,嚴重而長久的壓迫神經已經‘喘不過氣’,如不及時治療,不但肢體疼痛、麻木會加劇,還會導致肌肉萎縮甚至偏癱可能?!蓖蹂P副主任醫師細說病因及治療方案,建議徐先生采用頸椎內鏡微創手術擴大神經根管,解除神經壓迫。
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,骨科醫療團隊為徐先生施行了頸椎后路內鏡微創手術,手術時間1個半小時,出血少,頸后部刀口僅有1厘米。術后第二天,徐先生配戴頸托下床活動,“我身上完全不疼了,真舒坦!醫生你們太神了!”徐先生說。
王錚副主任醫師表示,此類手術傳統做法是“開刀打釘”,創口達15厘米,恢復期長,費用高。如果是老年患者,傷口還容易發炎。如今,微創手術只需要1厘米的口子,創傷小,大約3-5天恢復期,患者就能回歸正常的工作生活中。
采訪中,鎮江三五九醫院骨科專家還提醒大家,當前頸椎病在我國已呈現普遍化、年輕化、重癥化趨勢。尤其是長期伏案工作者,體力勞動者和低頭族。這類人群平時一定要注意保護頸椎,避免長時間低頭。最好定時做幾次適度的脖子后仰動作,鍛煉頸項肌力量。生活中,可做輕柔的頸椎保健操,或倒走、跑步、游泳、羽毛球等運動。
校對 徐珩
熱圖推薦
“小切口”解決10年頸肩痛,微創手術將15厘米刀口壓
又見證歷史:人民幣超過美元
乒壇再爆冷門!日本世界冠軍0-3不敵美國選手,國乒
山東青島即墨區古城市場監管所保障古城景區飲食消費